| 
 
 DIN(Deutsche Indutrie Normen)标准是德国标准化协会(Deutsche Institut fur Normung缩写DIN)制定的。DIN标准的钢号表示方法有17006和DIN17007数字系统(W-Nr)两种。 
 DIN17006系统钢号表示方法如下:
  
 一、钢类为非合金钢钢号表示方法
  
 第1类表示熔炼方法;第2类表示原始特征;第3类表示主体符号;第4类表示主体数值;第5类表示保证范围;第6类表示状态;第7类表示抗拉强度值
  
 1 熔炼方法
  
   B:*炉          LE:电弧炉           SS:焊接用          W:转炉代用
  
   E:一般电炉     M:平炉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T:托马斯           附加字母:B—碱性
  
   I:感应电炉      PP:熟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T i:坩锅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 Y—酸性
  
 2 原始特征
  
   A:耐时效     L:耐碱脆         S:可熔焊
  
   G:含较高的P、S   P:可压焊(可锻焊)    U:沸腾
  
   H:半镇静钢           Q:可冷镦(压挤、冷变形) Z:可拉伸
  
   K:含较低的P、S      R:镇静
  
 3 主体符号
  
   St:以材料强度表示(此法仅适用非合金钢)
  
   C:以化学成分表示(此法适用非合金钢的其他性能比抗拉强度更重要或需进行热处理时,如渗碳、调质),按照不同质量及用途可在C后冠以字母K,m,f,g等
  
   Cm:控制P、S(0.02~0.035)       Cf:表示淬火
  
   Cg:冷镦用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  Ck:控制P、S
  
 4 主体数值
  
   St法:表示抗拉强度下限值
  
   C法:以万分之几表示含碳量
  
 5 保证范围
  
   1.屈服点心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 7.屈服点、弯曲、顶锻及冲击韧性
  
   2.弯曲或顶锻         8.高温强度或蠕变强度
  
   3.冲击韧性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 9.电气特性或磁性
  
   4.屈服点、弯曲或顶锻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无数字:弯曲或顶锻试验(每炉一个试样)
  
   5.弯曲或顶锻及冲击韧性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
  
   6.屈服点及冲击韧性
  
 6 状态
  
   A  回火        HI  表面高频淬火
  
   B  经过处理获最好   K   经过加工(冷轧)
  
      的可削性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N   正火
  
   E  渗碳淬火       NT  渗氮
  
   G  软化退火       S   消除应力退火
  
   H  淬火        U   未经热处理
  
   HF 表面火焰淬火   V   调质
  
 7 抗拉强度值 (St法无此项)
  
 
    
 
    
 二、钢类为低合金钢钢号表示方法
  
 第1类表示熔炼方法;第2类表示原始特征;第3类表示含碳量;第4类表示化学元素符号;第5类表示合金元素含量;第6类表示状态
  
 1与上述非合金钢熔炼方法表示方法相同
  
 熔炼方法
  
   B:*炉           E:电弧炉           SS:焊接用          W:转炉代用
  
   E:一般电炉  M:平炉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T:托马斯           附加字母:B-碱性
  
   I:感应电炉      PP:熟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T i:坩锅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 Y-酸性
  
 2与上述非合金钢原始特征表示方法相同
  
 原始特征
  
   A:耐时效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 L:耐碱脆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     S:可熔焊
  
   G:含较高的P、S       P:可压焊(可锻焊)     U:沸腾
  
   H:半镇静钢            Q:可冷镦(压挤、冷变形)     Z:可拉伸
  
   K:含较低的P、S       R:镇静
  
 3 含碳量
  
 以万分之几表示
  
 4 采用化学元素符合,按含量多少依次排列,含量相同按字母次序排列
  
 5 合金元素含量:
  
 以合金元素平均含量百分数×该元素指数
  
 
| 
 元素
 
 
 
   | 
 Cr、Co、Mn、Ni、Si、W
 
 
 
   | 
 Al、Cu、Mo、Nb、Ta、Ti、V
 
 
 
   | 
 C、N、P、S
 
 
 
   |  
| 
 指数
 
 
 
   | 
 4
 
 
 
   | 
 10
 
 
 
   | 
 100
 
 
 
   |    
6 状态
  
   与上述非合金状态表示方法相同
  
   A  回火        HI  表面高频淬火
  
   B  经过处理获最好   K   经过加工(冷轧)
  
      的可削性      N   正火
  
   E  渗碳淬火      NT  渗氮
  
   G  软化退火      S   消除应力退火
  
   H  淬火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U   未经热处理
  
   HF 表面火焰淬火            V   调质
  
 三、钢类为高合金钢钢号表示方法
  
 第1类表示高合金钢符号;第2类表示含碳量;第3类表示主要合金元素;
  
 第4类表示合金元素含量
  
 1 高合金钢符号
  
   钢号冠以“X”,如果含碳量无关紧要,则X可省略
  
 2 含碳量
  
   以万分之几表示
  
 3 主要合金元素
  
   用化学元素符号表示,按含量多少依次排列
  
 4 合金元素含量
  
   以百分之几表示(按四舍五入化整数)
  
 四、钢类为碳素工具钢钢号表示方法
  
     第1类表示钢种符号;第2类表示含碳量;第3类表示类号
  
 1 钢种符号
  
 冠以C
  
 2 含碳量
  
 以万分之几表示
  
 3 类号
  
 标W表示碳素工具钢:W1、P、S≤0.020% 
  
          W2、P、S≤0.030%
  
 W3、P、S≤0.035%
  
 WS 特殊用途
  
 五、钢类为高速工具钢钢号表示方法
  
 第1类钢种符号;第2类合金元素;第3类合金元素含量
  
 1 钢种符号
  
   一律冠以S
  
 2 合金元素
  
   按W?Mo?V?Co次序排列,Cr不表示
  
 3 合金元素含量
  
   以百分之几表示,数字之间用“?”隔开(如12?4?5):
  
 不含Mo-用0表示;不含Co-不用0表示;不含Cr-规定4%
  
 六、钢类为铸钢钢号表示方法
  
 第1类钢种符号;第2类浇注工艺;第3类钢牌号
  
 1钢种符号
  
   在钢号前冠以GS或G为铸钢
  
 2 浇注工艺
  
   K-铸模浇注;Z-离心浇注
  
 3 钢牌号
  
   St表示有非合金铸钢
  
   C表示有非合金、低合金
  
 例:如牌号C10中C表示非合金、低合金
  
 七、钢类为铸铁钢号表示方法
  
   铸铁分为灰口铸铁、球墨铸铁、可锻铸铁、合金耐腐铸铁、奥氏体铸铁
  
 (一)灰口铸铁
  
    第1类钢种符号;第2类抗拉强度表示方法;第3类试样代号
  
 1 钢种符号
  
 灰口铸铁冠以GG
  
 2 表示抗拉强度最小值用二位数字:如15
  
 3 试样代号:
  
   C-为单铸试样
  
 A-为未规定附铸试样的型式
  
   K-为K型附铸试样
  
   H-为H型附铸试样
  
 (二)球墨铸铁
  
    第1类钢种符号;第2类抗拉强度表示方法
  
 1 钢种符号
  
   球墨铸铁冠以GGG
  
 2 表示抗拉强度最小值用二位数字:如50
  
 (三)可锻铸铁
  
 第1类钢种符号;第2类抗拉强度表示方法;第3类伸长率表示方法
  
 1钢种符号
  
   可锻铸铁冠以:GTS-为黑心可锻铸铁或不脱碳退火可锻铸铁
  
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 GTW-为白心可锻铸铁或脱碳退火可锻铸铁
  
 2 抗拉强度最小值是以前二位数字表示的,如35
  
 3 伸长率的最小值是以后二位数字表示的,如10
  
 (四)合金耐腐铸铁
  
    第1类钢种符号;第2类类别代号;第3类合金元素表示;第4类Cr-Ni平均含量
  
 1钢种符号
  
   合金耐腐铸铁一律冠以G-X
  
 2 类别代号:以260表示
  
 3 合金元素用化学元素符号表示,如NiCr
  
 4 二位数字逐次表示Cr-Ni平均含量(以百分之几表示)
  
   如:42%逐次表示Cr-Ni平均含量
  
 (五)奥氏体铸铁
  
    第1类钢种符号;第2类合金元素表示;第3类Ni平均含量
  
 1钢种符号
  
  奥氏体铸铁冠以:GGL-为片状石墨奥氏体铸体
  
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GGG-为球状石墨奥氏体铸体
  
 2 合金元素用化学元素符号表示,如NiMn
  
 3 二位数字逐次表示N       i平均含量(以百分之几表示) v  |